建立200余畝山地果園、每年為栗農提供板栗優良品種接穗10余萬條、帶動五個板栗合作社實現了品種改劣換優……在從事林果生產的30年里,郭猛從一個普通小栗農成長為資深“土專家”,推動鄉村果業繁榮。
“板栗財神”成為“振興之星”
在河北省青龍縣,郭猛獨自承包山場,建立了200余畝山地果園,栽植了1萬余株板栗樹。他不斷探索和實踐,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。他還深知科技創新的重要性,扎實掌握了林果科技知識,并熱心無償傳授技術給當地果農。如今,他的果園已經成為秦皇島市板栗協會的實踐實習基地,他也得到了青龍縣“板栗財神”的美譽。
郭猛不僅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,還憑借其專業技能和科研成果獲得了多項榮譽。他是河北省農民中級技師、河北省林草鄉土專家、國家級林草鄉土專家,還榮獲了秦皇島市板栗協會會員、青龍縣科技特派員、青龍縣農業技術廣播學校實踐實習教師等頭銜。
從困境中崛起,引領板栗技術創新
然而,郭猛的事業并非一帆風順。在擴大果園規模的過程中,隨著果園規模的不斷擴大,加之板栗品種低劣,傳統技術落后,制約了果樹生產的可持續發展。他沒有被困難擊倒,積極參加果樹技術培訓,向專家學習最先進、最科學的板栗輪替更新修剪技術,并第一時間將這些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成果應用到自己的果園中。通過實踐,他總結出一套科學高效的板栗管理技術,并積極推廣給廣大栗農。
2017年,與河北昌黎果研所合作后,實現了板栗的提質增效,山地平均產量達到200公斤以上,樹勢強健,豐產穩產,沒有大小年現象,畝增效益1000元以上。每年為廣大栗農提供碩豐等板栗優良品種接穗10余萬條,帶動五個板栗合作社及500余戶實現了品種改劣換優。
除了將好技術引進來,他還堅持“走出去”。積極參加林果業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業務活動,從不放過任何一次大好的學習機會;向經營管理成功的家庭農場、合作社虛心請教學習,吸收成功經驗,向資深前輩同行們取經學習。
技術服務是鄉村果業振興的強大引擎
他始終堅信“一枝獨秀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”,堅持推廣和普及科技成果,做給農民看,帶著農民干。在青龍縣農廣校擔任果樹動手實踐課講師,每年平均實操培訓50余場次;被聘為青龍縣科技特派員,負責茨榆山鄉5個村的果樹技術推廣與培訓指導,積極向廣大果農傳授板栗周年管理新技術。在青龍縣肖營子鎮五指山板栗專業合作社等5個合作社擔任板栗管理技術顧問指導,負責指導板栗周年管理新技術,使得果樹管理新技術得到快速推廣和普及,平均每畝增效500~1000元以上。
除了實地指導,他還通過建立微信群、公眾號、朋友圈等平臺義務為果農講課,接受果農的咨詢,及時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問題。在技術推廣中,郭猛結合當地生產實際,針對性推廣板栗優良雜交品種、幼樹嫁接后整形、地面生草覆蓋、無公害病蟲害防治、輪替更新修剪等科學先進的技術,每年接待來參觀考察學習的技術人員及栗農100余次,2000余人。
長期與河北省昌黎果研所進行板栗技術合作,成為河北昌黎果研所板栗產、學、研高新技術和良種推廣示范基地;建立了標準的板栗雜交新品種對比試驗園;秦皇島市板栗新優品種碩豐等優質接穗采穗圃,每年為廣大栗農提供碩豐等板栗優良品種接穗10余萬條。
在林果生產的30余年征程中,郭猛以勤勉和創新為雙翼,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和科技創新技能。他深知,技術服務是鄉村果業振興的強大引擎。只有通過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,才能幫助果農提高產量和質量,增加收益,調動他們的積極性,推動果業的欣欣向榮。
講述人:郭猛 國家級林草鄉土專家、秦皇島市板栗協會會員
審核專家:廖丹鳳 中國農學會研究員
編輯:武玥彤 謝蕓
校審:侯思雨(實習)